華光事蹟

- Events

華光事蹟

一天8000個便當

轉載/不一樣新聞
不一樣新聞為了實地了解災區的狀況與華光功德會的善行義舉,特地從台北南下屏東新園鄉的靈聖宮,到達時義工已經將午餐送至東港、林邊等災區,義工阿姨告訴我們今天準備送出8,000個便當,中午已送出了4,000個便當了。
8,000個便當要煮多少米,多少菜呢?這對經常待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是難以想像的。我們特別採訪了正在廚房揮著大鍋鏟,來自嘉義的張師兄。頭上綁著毛巾的張師兄,有著魁梧健壯的身體,及南部鄉親特有的豪邁個性,斗大的汗水像潑了水似不停的從臉上滲出,三尺寬的大鍋中滿滿的酸菜滷肉,香味四溢,讓還沒吃飯的我們直吞口水。張師兄是和她的師姐一起來幫忙的,師姐負責煮飯,每天都要煮上一百多鍋的飯;張師兄則負責炒菜,連在經營麵包店的朋友劉先生也被抓來出公差。大家每天凌晨2、3點就起來準備,洗米、洗菜、煮飯、煮菜,一鍋鍋的飯菜,滿載著大家的愛心。縱使每天只能睡3個小時,體力已經到了極限,累到癱了,張師兄仍樂觀的對我們說:「不累,能夠活著真好。我們絕不能漏氣,一定要堅持到最後一分鐘。」
台中大甲的楊師姊也是這次香積組的義工,聽到華光要送便當進災區,原在安養院工作的楊師姐立刻向老闆請假,主動要求幫忙。
她一口氣向老闆請了十天假,老闆原不准假,楊師姊豪氣干雲的說:「不准假,我十天以後再找工作。」老闆最後也被楊師姊的熱忱與愛心感動。南部各縣幾乎是一片水鄉澤國,葉菜類全部泡湯,但各地義工仍然想盡辦法,送來極為珍貴的青菜水果,楊師姐告訴我們,災民吃到青菜時感動的說:「有青菜真好,比送黃金還好。」在養老院工作,看盡生老病死,楊師姐說:「這是一次讓我們學習放下埋怨與勾心鬥角的機會,因為當無常來臨時,想要感恩也無法感恩了!」
這次風災,雖然帶來無數的傷亡,但也讓我們看到這片土地所有善良百姓最誠摯的關懷。

上山下海深入災區
高雄縣許多山區偏遠的鄉鎮是這次災情最嚴重的地區,在六龜鄉寶來村進入桃源鄉高中村的便道搶通的當天8月27日,位於高雄的南區華光功德會接到來自桃源鄉高中村教會一位里安牧師的求助電話,希望功德會幫忙運送物資,因為他們快斷糧了。
自從莫拉克颱風襲台到現在,位於南橫邊界的桃源鄉一直過著沒水、沒電、缺糧的生活。災變後高中村空投物資並不容易,幾乎是與世隔絕,沒有水只能喝山泉水,沒有電只能點蠟蠋,靠著空投的泡麵與罐頭一天一天的撐著。直到路通的消息傳開,長老教會的牧師急著幫大家找生機。
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求助電話,華光的義工趕忙整裝物資,急著送入災區,滿滿一車的糧食,由華光南區邱會長領頭與牧師一起前進災區,我們則隨同華光田監事長及義工一起乘坐田先生的白色轎車長驅直入桃源鄉。據說這部被稱為「小白駒」的轎車購買還未滿半年,在這次賑災當中卻發揮無比的神力,上山下海跟著大伙一起操。然而當我們車行深入災區時,才發現這真是生死之間的一大考驗。
進入高雄縣往北走以旗山為中心點,往北是這次傷亡慘重的甲仙鄉,往東北方向則是進入六龜鄉,繼續往北走會經過新威村,走過新發大橋進入寶來溫泉區,緊接著就進入南橫段的桃源鄉。這條山路已不見往昔的秀美山景,超大豪雨的自然破壞力,讓所有山區道路扭曲變形,電線桿斜的斜倒的倒,山壁幾百公尺的崩落,不僅一處,而是隨處可見,再堅固的房子也抵不過如驚濤駭浪、萬馬奔騰的山洪暴發。滾滾的巨石壓毀橋面,橋已掩沒在無盡的石海當中,國軍努力的搭了一座便橋,但整條山路已是柔腸寸斷,任何一點點風吹草動都可能讓所有努力瓦解。
「小白駒」載著我們的滿懷心切,忘記頭頂有隨時會滾落的巨石,陡峻的山路旁已是斷崖,「小白駒」幾度使勁無法上行。巔簸的山路,抖得我們胃腸異位,幾乎作嘔,然而這條路是救命的路,運送物資才能讓大家活命。
經過三個半小時的車程,華光終於不負所託,把救命物資送交到長老教會,身為大家長的布農族長老,深深的向大家致敬,慈愛的說:「感謝你們這麼慈悲的送物資進來。」大家忘記彼此文化的差異,忘記不同宗教的距離,在這心與心交會的時刻,沒有歧見,沒有我執,只有心領神會的感恩。

Back to Top
訂閱華光電子報